一個喜歡 分享、學習、創作 的 動畫社群!

美國隊長 3 : 英雄內戰 - 配樂幕後

問: 電影後半段,配樂才進入交響樂模式。你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決定? Henry Jackman 說: 其實,電影前半段是無法那樣配樂的,配樂進入交響樂模式,大概是從飛機場那場戲開始。電影前半段的風格是比較寫實的,畫面中有特種部隊、柏林警察,那種現代、黑暗的感覺比較像《諜對諜》或《怒火邊界》那樣,那樣的畫面是很難用交響樂的 light motifs (輕快主題曲) 去詮釋。 但電影後半段,特別是從飛機場那段開始,是超級英雄對戰超級英雄,機械對戰巨人 - 人類、警察、特種部隊的元素沒有了

為何你做的動畫看起來很假

原文出處 / 作者 Andrew Price 算圖等了老半天,最後出來的畫面,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? 美感嗎? 還是物理正確性? 不管你在做桌上的方塊,還是火山裡的鳳凰,「可信度」才是動畫中最重要的元素。東西一假,觀眾就很容易出戲。 那,什麼是假? 不管你的模型、材質、燈光做的多好,但算圖一按下去,出來的畫面一定會看起來很假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你還沒加上「攝影造成的不完美」。攝影是動畫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,但許多人都會忽略它。你知道快門按下去時,隨之而來的不完美有哪些嗎? Chromatic Ab

合成師 與 特效流程

  作者:Scanline VFX 合成師 謝宗穎 合成師比例 Ratio 合成部門是動畫公司中,一個比例相當大的部門。以加拿大來說,大公司的合成部門人數可佔 60-70%,小公司甚至可高達 90%。大公司就像我現在待的 Scanline VFX,人數大約 100 多人,案子量大時可以到 400 人。因為都是作電影,特效量大,3D + FX 的編制也比較大。小公司指 30-40 人作電視劇的公司,特效量低,可能 3-4 個人就要包辦全部的 3D + FX。 作業流程 Pipeline

《加州大地震》San Andreas - 金門大橋繩索特效 講解

最近開始請教一些同事,以前的一些酷炫鏡頭是怎麼做的。吃飯時聊到的金門大橋繩索特效,想不到是用我許久之前開發的一個 Thinking Particles 外掛去完成的。完成這卡的有名 TP 藝術家叫 Will Wallace,而這個工具的原型是來自 TP 特效大師 Joe Scarr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卡的幕後製作: 幕後製作 看過《加州大地震》的朋友應該對於海嘯揚起一艘貨輪,貨輪再把金門大橋給打斷的那一幕有印象吧,那也是 ScanlineVFX 完成的鏡頭之一。當然海嘯的部分是

麥斯、獵人、大賣空,的聲音幕後

《瘋狂麥斯:憤怒道》- Mad Max: Fury Road - 聲音幕後 本片音效總監 Mark Mangini 說: 我們覺得這部片裡的「車輛」其實也是「角色」,我們會在「車輛」上加上「動物聲」,讓這些機械更像生物,例如,男女主角開的運輸車 (The War Rig),就被想像成一隻,被本片的亞哈船長 (Captain Ahab),不死老喬 (Immortan Joe),追殺的大白鯨 (Moby Dick),也因為這個概念,所以片中用了許多「鯨魚聲」,例如,長茅射中運輸車時,就

2015最令人印象深刻「作畫」 BEST10

由北美動畫情報網站「Anime News Network」評選的『2015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畫 BEST10』結果出爐!網站也非常有誠意的把畫面以動圖呈現給大家,以下前後順序不分排名~ 『一拳超人』第1話 一拳超人從先行的第一話就引發了不少討論,有人稱讚這第1話完全就是劇場版等級的分鏡與動作作畫,其實在放送沒多久,監督也表示一拳超人製作組的經費也就和一般動畫差不多,靠的都是STAFF們的愛,才能有如此的表現。一拳超人從頭到尾的整體演出都非常的精彩,那種狂野姿態的身體動作運鏡、豪邁的線條稿風格
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