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喜歡 分享、學習、創作 的 動畫社群!

動物方城市 - 幕後製作 - 第 1~3 章

zoo6.jpg

第 1 章,前製

導演 Byron Howard 說:雖然每種動物都長得不一樣,但大家都應該有被愛與被尊重的權利。動畫片就像現代的寓言故事,它可以說ㄧ些平常很難啟口的事,把這些議題帶入大家的日常對話中。 

zoo8.jpg

製片 John Lasseter 說: 會拍這部片,是因為我和導演 Byron 都很愛那種動物會穿衣服、站著說話的迪士尼卡通,各種比例不同的動物擺在ㄧ起很迷人。以前的迪士尼卡通,動物之間的比例很相近,但《動物方城市》中的動物比例,是按照真實世界的比例去設計的,例如,片中長頸鹿的身高就是老鼠的 95 倍。

導演 Byron Howard 說:我們真得相信好的故事,來自最完整的研究。我們去了紐約、賭城、佛羅里達的動物園做考察 (素描、筆記、攝影...etc) 但這些都比不上一趟真實的非洲大草原之旅。我們把整個管理團隊帶去肯亞。每個部門主管帶走的東西都不ㄧ樣,團隊在這趟旅程中的體驗,很多都反映到最後的片子上。

環境總監 Hans Joerg Kein 說: 我觀察到太陽下土壤、樹木、和草的各種顏色變化。

攝影總監 Nathan Warner 說: 我觀察到大氣對如此大腹地的影響。

燈光總監 Brian Leach 說: 我觀察到移動的雲對地上影子的影響。

場景總監 Dave Goetz 說: 我觀察到動物過河時會排成ㄧ條直線,過完河後就會再解散的生態習性。

分鏡總監 Jose Trinidad 說: 我觀察到水源處是所有不同種類動物的聚集地。

美術總監 Cory Loftis 說: 我觀察到同一種動物也會有好幾種顏色,像大象,就有很深灰、淺灰、和紅色的。

編劇 Jared Bush 說: 我觀察到大自然中幼小動物的比例很高。

導演 Byron Howard 說: 很多人問我,為什麼我們要去做這些考察旅行。我覺得有許多事是做了才會知道,在考察中體會的事情,會進入整個組織內,在溝通中流串,讓每個人作的東西都更上一層樓。

zoo3.jpg第 2 章,角色

美術總監 Cory Loftis 說: 最有挑戰的角色是男女主角,因為他們在電影中有許多的情緒轉折,須要有非常多的表情。我們希望這些表情看起來是動物會有的,而不是把人類的表情加在動物身上。

動畫總監 Tony Smeed 說: 我們跟角色設計師會來來回回,模型組會說,怎樣的模型是較好的,動畫組也會說,怎樣的模型是較實際的,我們往同一目標前進,最後這個產品,就是角色。 

第 3 章,故事

製片 Clark Spencer 說: 這部電影中,掠食者 (predator) 和被掠食 (prey) 者共同生活,但他們共存的都市並不是什麼烏托邦,而是個有問題的城市,這個問題就是故事的核心,這個核心就是偏見,兩邊都對另一邊有偏見。

zoo11.jpg

馬丁路德金被刺殺後的一天,有一個小朋友問老師: 為什麼馬丁路德金會被殺。這位老師就跟小朋友們玩一個遊戲,教他們什麼是偏見,什麼是被踐踏的感覺。 老師讓班上一組同學戴上一個藍色頸圈。

老師說:戴頸圈的人,都是比較低級、比較笨的。後來,那天考試成績出來了,戴頸圈的人都考的非常不好。 隔天,老師讓另外一組人戴頸圈,那些人不能去公園玩,沒有點心吃,休息時不能喝水。小朋友的心情清楚寫在臉上。快下課時,老師宣布: 遊戲結束了。有一個小朋友很生氣,很用力的扯掉頸圈,不扯斷不罷休。

zoo13.jpg

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個頸圈對小朋友心靈上的影響。 小朋友只戴了一天假頸圈。但有人是真的每天戴,戴一生,也不知道有沒有老師會宣佈: 遊戲結束了。

這些小朋友的感受對整個迪士尼編劇團隊影響很大,偏見的主題,最後也貫徹了整部電影。

zoo10.jpg

片子中所有的決定都是在服務故事,每個表演、每個打光、每個在螢幕上出現的情緒,都跟故事有關。這就是為什麼說好故事那麼難,這也是為什麼迪士尼會花那麼多年的時間做試映、再試映。因為如果故事不好,再美的畫面都救不了一部電影。

分鏡總監 Josie Trinidad 說: 我們部門有大約 10 位分鏡師,我們是第一線把文字變成畫面的人,劇本會變成漫畫,這個漫畫會串成影片,這個影片,就是試映的素材。 

導演 Byron Howard 說: 在迪士尼工作的分鏡師,一定要習慣作品被丟到垃圾桶。這樣做是為了讓分鏡師多想、多畫、多錯。當對的點子出現時,就會變成電影的重要支柱,撐起整部片。電影就會依據這些支柱往下延伸。

迪士尼的公司文化,講的是團隊合作,大家會互給建議,讓每個人的東西越來越好。很多人不喜歡這種工作模式,因為要時常聽別人的意見,東西會一改再改,大家每天都在打掉重練。要喜歡這種工作環境,須要某種人格特質。

製片 Clark Spencer 說: 試映會給片商、同事、皮克斯那裡的人看,任何人都可以寄建議給我們。但試映也不是無止境的,前幾版是在嘗試想法、摸索角色,但到某ㄧ版時,就必須做出重要決定,讓ㄧ些事情定案,才好進入製作期。

 

zoo14.png

迪士尼很久沒有拍動物會穿衣服跑來跑去的片了。

zoo15.png

以前這種片都是 2D 的,《動物方城市》是迪士尼第一部全 3D 動物會跑來跑去的片。是一部藉由動物故事,討論人類社會的片。

zoo16.png

這部片的男主角 Nick 是狐狸,是掠食者,女主角 Judy 是兔子,是被掠食者,兩個對立的角色必須學習共處,整部電影也是從這個關係開始的。每個人都不一樣,對立天天都有,我們常常覺得別人對我們有偏見,但其實我們也常常對別人有偏見。

迪士尼是文化的重要推手。文化告訴我們,我們在社會中的角色是什麼。如果我們看到職場的要角都是男人,這個文化就會形成一種偏見。如果一部電影的文化是:一隻女性兔子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職業,這個文化就會有影響力。每個人都有偏見,偏見來自我們看到的文化。要改變偏見,就要先改變文化。

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