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喜歡 分享、學習、創作 的 動畫社群!

當觀眾遇上劇中角色

stereotype

原文作者: Mooderino 

 

 

要讓觀眾喜歡劇中的角色,要先讓他們有認識那個角色的感覺。

 用以下三種方式,能讓觀眾很快的認識角色:

  1. 角色原型 (archetypes) - 媽媽型角色、老師型角色、小孩型角色
  2. 刻板印象 (stereotypes) - 無腦的大波妞、膽小的四眼田雞、愛吸毒的搖滾樂手
  3. 老套 (cliches) - 心地善良的脫衣舞孃、原來是正妹的醜小鴨、獨來獨往的硬漢偵探

這些角色都在我們生活,或別的劇作中出現過。所以,當然會有認識的感覺。

雖然有人說過,要避免寫別人寫過的東西,但不能否認,許多非常成功的作品,都是在重複出現過的角色 (可能再加些小變化,但並不常見) 這些不同版本的醜小鴨、硬漢故事是可以非常成功的。

但這時出現了一個問題,編劇在塑造這些角色時,不知道如何不用刻板印象或老套來讓觀眾認識他們。

假設以下的情形: 婷婷是妳認識多年的好友。她跟一個男的交往了六個月。那男的有天跟她提分手,原因是她越來越胖了。他說他不喜歡胖子。

我問你,婷婷的反應是:

  1. 揍那男的
  2. 大哭跑掉
  3. 立志健身

如果你很了解婷婷,你大概猜的出婷婷的反應。但,如果你不了解婷婷。你需要什麼樣的資訊才能猜的出她的反應? 她父母的職業? 她的薪資? 她爺爺奶奶的出身地?

這些資訊可能可以讓你建構出婷婷是個什麼樣的人。 但,很多年齡相仿、同樣鄉鎮長大、工作性質雷同的人,個性卻都截然不同。所以,知道這些資訊對了解婷婷的個性,一點用處都沒有。

事實上,反而靠你對一些老套劇情的印象,還比較能猜出角色的個性。像這個電影情節: 獨子、律師媽媽、醫生爸爸、父母常不在家。你大概會猜,這個獨子應該很寂寞、很渴望被關心吧。但你會這樣想,是因為很多電影都這樣演。但我相信,一定有許多同樣處境的獨子過的很好。搞不好,還希望父母不要一直打擾他的生活。

那,我再講另一個小故事。婷婷是我的幼稚園同學。我們四歲大那年,有一個男孩莫名其妙的罵了我一句髒話。我超難過的,就哭了。婷婷二話不說,抓了那個男孩的後衣領,把他拖去廁所,接著,坐到他胸膛上,逼他吃掉一塊肥皂。婷婷最討厭沒禮貌的人。

現在,再問你一次婷婷分手的問題,會更好猜嗎? 如果電影劇情是: 婷婷的軍營被突襲了。或是,婷婷被變態跟蹤了。或是,婷婷面前出現了一隻外星人。那個幼稚園故事應該更能幫你猜出她的反應吧?

我想講的重點是: 資訊只能提供故事資訊,只有這種小故事才能提供故事故事。背景、歷史、設定都只是資訊。只有把這些資訊變成小故事,觀眾才會看的懂。所以,發想角色時,個人資料: 身高、體重、職業、專長,固然能豐富角色,但這些對塑造角色都沒有幫助。只有當小故事出現時,觀眾才會更了解角色個性。

 

 

原文連結: Reader Meets Character

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