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白鯊》教我們的 10 個編劇技巧
原文出處: ScriptShadow
1) 角色最怕的東西,跟他最想要的東西有衝突,會對故事大加分 - Brody 想殺大白鯊,但他最怕的東西是水。這兩者互相衝突,卻也讓故事更精采。
2) 用懸疑感引領故事 - 一種創作方式是,用角色追求目標的過程去引領整個故事。另一種創作方式是,用他「對手」帶來的懸疑感去引領整個故事。《大白鯊》的前段、中段就是這樣。大白鯊是主角的「對手」。它殺了一堆人後,引領觀眾的是,等待它下次殺戮的懸疑感。
3) 電影中沒有幸福的婚姻 - 每個人的婚姻都有自己的問題。Brody 的老婆想離開他們現在住的地方,搬去更好的城市住。但 Brody 不想走。婚姻的問題消磨著 Brody。這種支線劇情可以豐富整個故事,讓觀眾更了解主角。
4) 故事中有衝突很好,但硬塞的衝突不好 - 好的衝突是自然的,硬塞的衝突觀眾會感覺到。《大白鯊》劇本中,Hooper 跟 Brody 的老婆有染。但所有製片人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超過了,所以這段在劇本階段就被砍了。增加衝突,是為了要說好故事,不是模糊焦點。不要為了增加而增加。
5) 迫切性 - 暑期強檔片 (任何電影) 都應該要有的元素是:「迫切性」。大白鯊中的「迫切性」來自: 七月四號,國慶週末的到來。那是最熱鬧的週末。所有觀光客、民眾都會到海邊玩。Brody 必須在那天到來之前把大白鯊殺了。
6) 你故事的 Quint 在哪裡? - 我發現我喜歡的劇本中,都會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。一個講話調調不一樣、舉止怪異、特立獨行的人。這個角色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樣,不像活在創作者創造的世界中。一個像 Quint 的人。或是像: 《普羅米修斯》生態世界中的機器人大衛,《青蜂俠》美國英雄世界中的亞裔搭檔加藤,《沉默的羔羊》骯髒監獄中高雅的漢尼拔博士。這個角色通常只是配角,但當你把他描寫的突出時,不只塑造了一個特別的角色,也給故事增加強烈的對比。
7) 不要讓主角追求目標的過程太順暢 - 應該要做的是,讓主角追求目標的過程更困難。Brody 發現海灘有大白鯊。簡單的作法是把海灘關了。但,這部片的作法是帶出一個市長角色,讓他說: 海灘關不了,因為它是市府的收入來源。現在主角難題來了,海灘關不了,就必須把大白鯊殺了。
8) 「別去那裡啊!」- Dramatic irony 中文直譯是「戲劇性諷刺」意思是: 觀眾知道劇中角色不知道的事。如果你能寫出一個觀眾會大喊 「別去那裡啊!」、「快點離開啊! 」、「別那樣做啊! 」的戲碼,你就成功的抓住觀眾的心。《大白鯊》會那麼精采,就是因為它裡面充滿了「戲劇性諷刺」。觀眾知道大白鯊要吃人了,但在海裡遊泳的漂亮小姐卻不知道。
9) 讓問題發生在最糟的時間點 - 大白鯊大開殺戒的時間點不會發生在海灘上沒人的冬季,而是發生在人潮最多的夏季。時間點越糟,戲劇張力越大。
10) 如果角色要在電影中講一個故事,那個故事最好要他媽的很精采 - 電影是在拍:「角色做事情的過程」。不是在拍:「角色說他做了什麼事情」,這樣拍很無聊。所以,精彩的故事,不要讓角色用講的,要用演的。但是,Quint 在《大白鯊》中講了一個與鯊魚共處 110 小時,撐到身邊的人都被吃光的故事。除非你故事跟他一樣精彩,不然就不要用講的。
原文: 10 Screenwriting Lessons You Can Learn From The Original Blockbuster – JAWS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