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喜歡 分享、學習、創作 的 動畫社群!

寫出讓人想「一直看下去」的故事

usual2.jpg

觀眾在看電影時,會對自己想看下去與否,給一個「值」。這個「值」可能是 - 「我快睡著了,我對後面要發生的事,一點興趣都沒有」或是「我今晚不睡了,我非要知道後面發生什麼事不可」。當然,創作者都希望觀眾是後者。其實,創作過程中,再小的故事,也是能創造很強的「值」的。
 
這種教人寫故事的文章,時常會寫成像講義一樣。第一條,多做點這個。第二條,少做點那個。然後結論通常都是,故事要扣人心弦,劇情要清晰好懂。但,照這種規章寫的故事,很容易都會長的一樣,像在套公式。
 
所以,第一件事,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要跟著自己的創意走。自己的興趣、想像力在哪裡,就是該創作的地方。跟著自己的創意走,並不代表就會寫出好故事。好的東西,須要時間磨練,而磨練是種去蕪存菁,拿掉以前認為重要的東西。
 
例如說,你以前認為故事開頭「介紹角色」很重要。但真的寫出來後,你發現節奏太慢了,觀眾在還沒對角色產生感情前,很難要求他們吸收這麼多資訊。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: 張國豪,31 歲,工程師,住內湖,三位孩子的父親,緊張地站在一顆樹下。他的么子卡在樹上,遲遲不肯下來。熱心的你,想過去幫忙。請問,你對這個男人的背景、住處、工作會有興趣嗎? 你沒有必要知道,除非你基於禮貌想問。所以,我們回到本文的重點,這段戲碼要怎麼寫,才能讓人看的下去?
 
我們都有刻板印象。我們可能不知道樹下男人的背景,但他有小孩,大概就會猜他有房子、有老婆、有工作。除非我們從故事中獲得的資訊,不然我們就會用過去的經驗去「猜測」。如果我們猜的,跟故事呈現的一樣,我們想看下去的慾望就會很
 
試想另一個情節,一個穿斗篷的男人從天兒降,用飛的把小孩從樹上救下。你會想知道這個斗篷男的背景嗎? 他跟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不一樣,我們想看下去的慾望也就提高了。這並不表示我們要走「奇幻路線」,才能抓住觀眾的味口。如果樹下的男人講話有很重的德國腔,但故事確發生在法國的鄉下,這樣,也能提高觀眾對故事的好奇心。所以,顛覆觀眾「以為」會發生的事,是很好讓他們看下去的方法。
 
再看另一個例子:
 
「你確定監視器不會拍到我們嗎?」
「確定,我有密碼。我們只要注意警衛就好了。」
 
這是兩個人在計劃一件事情的對話,但觀眾還不知道是什麼事情。這種神秘感,能激起觀眾的好奇心。但,如果答案揭曉後,沒有超出觀眾預期,他們的興趣很快就會沒了。例如說,觀眾發現這段對話,只是兩個小學生在討論晚上打電動的內容,他們的好奇心就會全失。但是,如果對話變成這樣:
 
「你確定監視器不會拍到我們嗎?」
「確定,我從我爸那拿到密碼了。放心,這家銀行從來沒被搶過,它的保全系統也沒被換過。」
 
現在觀眾清楚知道,這是兩個小學生要搶銀行的故事,這不像小學生會幹的事。你心裡就會問,他們為什麼這樣做? 拿這些錢要做什麼? 事情的發展跟我們預期的不一樣,所以,故事也就變有趣了。但是,如果同樣的對話,發生在某個陰暗的地下室,人物換成兩個職業小偷在看著銀行的設計圖。這故事我們看過太多遍了,他們的動機、背景,就很難給我們什麼驚喜。但是,如果這兩個貌似小偷的人,不是要把錢從銀行裡「偷出來」,而是要把錢「放回」銀行。突然這兩個人的動機就變有趣了,你就會很想知道他們是誰。所以,當你故事的鋪陳超乎觀眾的預期,他們在知道答案前,會很好奇,在知道答案後,也會更想看下去。
 
 
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