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喜歡 分享、學習、創作 的 動畫社群!

編劇大師 Robert Mckee 訪談 (上)

mckee.jpg

 

問: 一個好故事,應該有哪些「基本元素」?

Robert Mckee 說: 這個問題,我在我的書「Story」中,花了 500 頁才說完。這就像在問,音樂的「基本元素」有哪些,或是,畫畫的「基本元素」有哪些一樣,要定義一個東西的「基本元素」很困難。例如說,有人覺得「對白」是故事的「基本元素」。但是在默片 (silent film) 或芭蕾舞 (ballet) 中,根本沒「對白」,它就不是「基本元素」。各種媒材都會有好故事,但它們之間不一定有「共通」的基本元素。所以,在定義一個東西的「基本元素」之前,要先確定它的「媒材」是什麼。

story1.jpg

但是,讓我簡述一下,什麼是故事。故事從一個「事件」開始,這個事件 - 可能是意外、或是人為的 - 會打亂主角世界的平衡。主角為了恢復一切,會想出一個 "Object of Desire"「他渴望的東西」,並展開旅程,踏入未知的世界,或進入不同層次的自己,尋找這個「渴望的東西」。這期間,他會碰到障礙,有來至自己、來至別人、或是來至環境的。最後,主角會找到 (或找不到) 他「渴望的東西」,並,恢復 (或恢復不了) 他世界的平衡。這個過程,大概就是所謂的「故事」。 

 

問: 「重寫」有多重要?

story9.jpg

Robert Mckee 說: 「重寫」非常重要。海明威曾說過: 初稿,一定是垃圾。許多作家不了解的是,不管你能力多強,你的初稿,有 90 % 會是垃圾,只有 10 % 是可以用的。那,我們要如何寫出 100 % 的好故事哪 ? 方法是: 所有劇情都要經過 - 實驗、重新發明、與即興修正 - 10 次以上! 你必須認清,你寫的東西有 90 % 必須丟掉,只有 10 % 會留下來。例如說: 一個 120 頁的劇本,會有 40~60 個場景,那, 一開始可能只有 4~6 個場景是可以用的,其它都必須「丟掉」,然後被「重寫」。不要被嚇到,「重寫」絕對不是「苦力」。「重寫」是「想像」、是「創造」、是「嘗試各種瘋狂點子」- 這才是「重寫」! 

 

問: 昆丁塔倫提諾 (Quentin Tarantino) 說過: 「美國」創作者,比別國強的是「説故事能力」。你贊成嗎?

story10.jpg

Robert Mckee 說: 我只贊成某部份。首先,不應該說「美國」,而應該說「英語系國家」- 像美國、英國、澳洲、印度 - 這些國家,都有很好的故事。但,另一方面,我覺得現在最讓人驚艷、最有創意的故事,來自「亞洲」,他們透過他們的傳統,能和英語系國家一樣,講出 - 扣人心玄、笑破肚皮、悲情壯闊 - 的各種好故事。

story8.jpg

昆丁塔倫提諾的這句話,是有點誇張。任何語系,特別像是「西班牙語系」,就有非常棒的故事。「英語系」以外的國家,特別是 Romance Languages「羅曼斯語系」(由拉丁文演變成的語系),故事強調的是「氣氛」與「情感」,他們喜歡捕捉生活的「靜態」多於「動態」。整個歐洲的故事,比起 Anglo-American (英美裔) 的故事,更顯的 - 開放、感性 - 也更須花腦筋,有更多的反省在裡面,當然這只是很概括的說。不管怎樣,世界各國都有好故事,昆丁塔倫提諾似乎認為「英語系國家」的故事比較優。那完全不正確。各國故事,本來就不一樣,根本沒有好壞之分。 

 

問: 說故事的藝術,消失了嗎?

story18.jpg

Robert Mckee 說: 我不認為「說故事的藝術」消失了。它依然健在。但,我認為它少了許多能量。因為遊戲規則的改變,各種商業考量,今天的故事,強調的是「華麗場面」而不是「實質內容」,不只是電影、有些舞台劇、假鬼假怪的小說也都一樣。其實,100 年前的小說與舞台劇,也經歷過這種,只重「外表」而不重「內在」的局勢。但是,我認為現在最「好」的故事在「電視」裡,因為電視相對電影,場面較小,最有張力的畫面,是特寫鏡頭,是「人」而不是「場面」。特別是在美國,現在正是「電視」的黃金時期,美國產出的電視劇: 篇幅長、有質感、有深度、故事複雜、又有趣。我認為「電視」會起來,因為他賣點不是「場面」,編劇被迫要寫「人」- 人與人之間的糾葛,讓故事變的非常精采。所以,「說故事的藝術」完全沒有消失,是跑到「電視」來了。

 

問: 故事要有可信度嗎? 什麼讓故事有可信度?

Robert McKee 說: 故事當然要有「可信度」,觀眾必須相信你打造的虛構世界。或是說文周周一點,引用 Samuel Taylor Coleridge 的話: 觀眾必須「停止懷疑」 (suspend its disbelief)。當觀眾「停止懷疑」,他們會「以為」你的虛構世界是「真的」,隨之而來,故事美妙的 - 懸疑感、認同感、眼淚、歡笑、啟發 - 都會產生。但是,當觀眾「開始懷疑」,他們便會抽離你的虛構世界,停止產生感情,並開始感到無聊、困惑,甚至會想離開。 

story66.jpg

注意,我這裡說的「可信度」不是指「真實」

有許多「非真實」的類型片 (genre films),像奇幻片、科幻片、舞台劇、動畫片,他們的世界是「不可能」存在的。但是,像奇幻片 - The Princess Bride (公主新娘)、科幻片 -  The Matrix (駭客任務)、舞台劇 - South Pacific (南太平洋) 、動畫片 - Finding Nemo (海底總動員) 卻能製造出「自己版本」的「真實世界」。不管這些世界多奇妙,它們在自己世界的規範下,都始終如一。這些片,都創造了自己獨一無二的「規則」 - 時間、空間、科學、魔法、行為 - 的各種「規則」,整部電影進行下來,只要不破壞這些「規則」,觀眾就會把這些故事當成是「真的」。

所以,故事的「可信度」來至它「規則」的「一致性」。不管你是拍哪種片,你故事的「規則」須要有足夠的細節。第一,為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。第二,要讓他們知道你世界是如何運作的。接著,當你在編故事時,也要依循你世界運作的「因」與「果」,這樣,就能成功的把觀眾帶入你的世界。觀眾上鉤後,不要出現讓他們懷疑的事件,也不要出現「角色」動機不明的情形。觀眾可能散場了,還會卡在故事裡面。

 

原文連結: http://www.storylink.com/article/321

 

Story / 故事的解剖 有中文譯本了喔~ *

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