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喜歡 分享、學習、創作 的 動畫社群!

瓦楞紙藝術家 -鍾凱翔

美國知名的角色藝術學院Stan Winston School日前視訊專訪了一位非常特別的年輕創作者,他來自台灣名叫 -鍾凱翔 (Xhongkai Xiang),他使用了我們日常可見、隨手可得的材料 -瓦楞紙板,做出了不可思議的有趣作品,細膩程度叫人驚嘆,他自言選擇這種看似不起眼的材料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經濟上的限制,但這個框架限制並沒有擊倒他,反而激發出他不同凡響的精彩表現,創作過程的突圍能量與純粹精神,令人激賞。 (以下摘譯)我從小就跟很多小男孩一樣,喜歡像是:動物、

牛肉麵與特效 Beef Noodle & VFX

( Photo via 台北市觀光局,edit by Shih-Yao, CC License) 還是很多人沒辦法理解特效產業面臨的困境,我想做個粗略的類比: 假設你走進一間牛肉麵店 情況一  我不是很清楚我要什麼 老闆:「請問要點什麼?」你:「我不是很清楚我要什麼耶~~能不能把菜單上的每種麵都上個sample讓我嚐過之後再做決定?喔對了,請不要都只做一口的量喔,最好能有半碗左右,這樣我才能確定我想要的麵昰哪一種。」 情況二  我突然不想吃牛肉麵了 老闆:「客人這是你的牛肉麵

地心引力 幕後花絮-影片篇

恭喜"地心引力 Gravity"一口氣拿下了2014年第86屆奧斯卡的七項大獎,包括:最佳導演、最佳攝影、最佳剪輯、最佳視覺特效、最佳原創配樂、最佳音效剪輯、最佳音效混音,除了導演Alfonso Cuarón拿下的最佳導演之外,地心引力幾乎囊括了所有技術面的奧斯卡獎項,驚人的影像成就令人讚嘆,可以說是實至名歸。獲獎狀況與去年李安導演的"少年Pi的奇幻漂流"狀況類似,都是導演拿下了最佳導演,而除此以外影片本身還獲得了許多技術獎項,相信未來以"視覺特效"為核心的影片,將在藝術(得獎)上有更多的伸展

LIFE AFTER PI 在Pi之後

"Life After Pi"並不是"Life of Pi 少年Pi的奇幻漂流"的續集,Life After Pi是一支紀錄片,由一個名為"Hollywood Ending Movie"的組織所製作,描述製作電影少年Pi的美國特效公司R&H宣告破產倒閉的事件始末以及後續發展,如何影響全球的特效社群,並凸顯出美國電影產業鏈的矛盾情況。影片片長30多分鍾,選在去年"奧斯卡事件"發酵的同一天2/25號做網路公映,因為影片只有英文字幕,但是內容小編看了之後覺得頗有收穫,所以就大膽摘譯

FUI Design 虛構使用者介面設計

FUI意思可以是「Fantasy」 User Interface 幻想使用者介面,「 Fictional」 User Interfaces 科幻使用者介面,「Fake」 User Interfaces 虛構使用者介面,或是「Futuristic」 User Interfaces 未來使用者介面,不管那個"F"的意思是什麼,它都表示著相同的事情,那就是還不存在的"人機互動介面 user interfaces (UIs)"和"浮空投影 heads up displays (HUDs)"。

用「特殊的邏輯」說故事

時常有人說,說故事時,不要告訴觀眾答案是 4,而是要問他們什麼是 2+2,讓他們自己在腦中拼出答案。這是一個讓觀眾「參與」故事的好方法,但是,「人腦的邏輯」,跟「數學的邏輯」有些不同。 當你跟觀眾說 2+2=5,這雖然不合邏輯,但這樣做,反而會引他們的注意,他們會更好奇你到底想搞什麼。 我們看看這個例子,一盒十片裝的餅乾,我家人要花一個禮拜吃完,試問,一盒二十片裝的餅乾,他們要花多久才能吃完? 答案是: 「還是,一個禮拜」。我貪吃的家人看到更多餅乾,只會更高興,用一樣的時間把它們嗑光。這告訴我
 Back to top